应用

上师教言
2017.10.07

得到这样的人身,听到殊胜的佛法,还有一定的时间去修行,这是我们极为难得的一次机会。除此之外,世间的任何其他东西都不会如此难得。不要说世间人很羡慕的名利、财富等等,哪怕是珍贵无比的如意宝,我们前世都曾经拥有过,将来也一样会拥有,但这些东西并没有给我们今天留下任何好的结果。

2017.10.06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今生没有走出第一步,下一世想再获得人身,都难上其难,继续修行的机会就更是微乎其微。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住当下。如果今生能迈出这一步,即使修行的境界不是很高,也会为来世打下良好的基础。菩提心本身所具有的加持力,就能让我们拥有继续修行的机缘。这样无论下一世投生到何等环境、何等人群当中,天生就会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成为具足慈悲菩提心的人,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所以,第一步非常重要。

2017.10.05

下雪的时候,如果将墨水倒在雪里,雪就变成了墨水的颜色;雪化之后,在地上仍可以看到这种颜色。同样的,如果以烦恼去造业,当这个烦恼消失的时候,这个业就会留在阿赖耶识上。业(或因)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就像稻谷的种子,虽然我们肉眼看不出它能生出稻芽,但它确实蕴藏着这样的能力。同样,当阿赖耶识上播下一个业的“种子”,经过一段时间,在因缘成熟后,它就会产生“果”,这个果也叫报应。所以,因(或业)的本性就是阿赖耶识上这种特殊的能力。

2017.10.04

穿衣服的时候应当发愿:“愿天下所有众生具有惭愧心。”如果没有惭愧心,就会不知羞耻、无恶不作;有了惭愧心,就能自觉地尊重因果、护持戒律,而不会造作恶业。

2017.10.03

我们不能以为烧香、磕头等是世间法,而听闻大中观或大圆满等就是出世间法。因为,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并不是依外相而区分的。 比如向三宝供灯,在同样的供养对境、同样的供养物、同样的供养人的情况下,如果不具备出离心,供灯的发心是为了求得世间的圆满,为了健康长寿、升官发财,或者来世得到人天的福报,这样的供灯就是世间法;反之,如果具备了出离心,供灯的发心是为了求得解脱,而不是为了健康长寿、升官发财,这样的供灯就是出世间法。衡量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就是以是否具备出离心为标准的。

2017.10.02

若是为了得到世间的名誉、财产、健康、长寿等而念观音心咒,这就既不是大乘法,也不是小乘法,而只是世间法;如果你念诵的目的是为了解脱,但只是为自己一个人的解脱,没有为其他众生着想,这个六字真言的念诵就是小乘法;如果你念六字真言时,没有求世间法,而是求解脱,不但是求解脱,而且不是为独善其身,而是为天下一切众生的解脱而念,那么,你所念的这句六字真言就是大乘法;在这种发心的基础上,若具备了密宗所讲的殊胜见解和修法,如一切法本来清净和生圆次第的修法,以这样的观点和方法去念六字真言,这就是密法。

2017.10.01

如果有害无利或弱小微贱的东西都可以消灭,那假如真的有外星人,他们的智慧、知识都超过了人类。那么,当有一天比我们更有实力的外星人来侵略地球的时候,我们能不能也用上述逻辑来说服自己接受外星人的侵略与凌辱呢?我们还会不会说这是合理的呢?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既然如此,那我们又凭什么去杀害其他小生命,或伤害另一个弱势群体呢?

2017.09.30

善也有不定业,我们应该尽量把善业储存下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回向,还有一个更好的方法就是通达空性。知道行善是如梦如幻的,若能这样思维,即使有嗔恨心生起,也毁不掉这个善根。因为嗔恨心是有漏的、有执著的,它与如幻如梦的见解是没有关系的;而我们所做的善法是跟证悟如幻如梦的智慧有关的,两者比起来,有执著的法比不上有智慧的善根,所以嗔恨心毁不了这个善根。如果既没有证悟又没有回向,而且嗔心不断,那么善根就很容易被毁灭。对凡夫来讲,回向就是最好的办法。

2017.09.29

佛法不排斥物质财富,而是反对仅仅为了物质生活而活。有出离心的人,一样会挣钱、会工作,但他的工作只是为了解决暂时的生存问题,他的最终目的不在于此,而是解脱。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这样提醒自己,这就是出离心融入生活。这样出离心与我们的生活就完全没有冲突了。

2017.09.28

关于因果的解释,一切有部和唯识宗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但在名言谛中比较究竟的,还是唯识宗所阐述的观点。他们认为,每一个人从无始以来到成佛之间,都有一个心的相续,此心相续有时候有眼耳鼻舌身等五识,有时候没有,但无论它有怎样不同的分别,总有一个恒时不灭的存在,就叫阿赖耶识。造了业以后,就会在阿赖耶识里播下一个种子。

2017.09.27

曾经有一个有钱的人告诉我,他做一桩生意可以挣几百万,但这生存的方式和生存的意义 对他来说只是在银行存折上面多了几个数字而已。这是什么意思呢?他有吃有穿,一个人能用的就只有这么多了,再多几百万、几千万也用不着。我觉得他说得很不错,事实就是这样。当然,如果他把这些钱财拿来做慈善,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那是另外一回事;如果不做这些事情,只是积累很多金钱,这是不是生存的意义呢?不是。

2017.09.26

佛说,见解就像人的眼睛,修法和行为就像人的脚。先用眼睛看,然后脚跟着走。如果眼睛看不见,那往哪里走呢?怎么样走解脱道呢?解脱道在哪里我们都看不见,就像盲人一样,那怎么走路呢?所以,没有见解一切都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