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上师教言
2017.11.25

不要说一点正知正见都没有的人,就连修证比较不错的那些外道仙人,他们在因果知见上都是迷惑的。这是因为因果循环错综复杂,贯穿三世,唯有佛彻底知道前后的一切来龙去脉,而其他人只能知道中间的一部分。这些外道仙人通常很有学问,也有一些世间神通,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看到的某些情形,如某人前世行善,后世堕落,便轻下结论,说因果是不存在的,并因此著书立说,迷惑了很多人,从而渐渐形成一个教派,断见便由此产生了。

2017.11.24

很多人也在精勤不倦地修五加行,如果问他“为什么修五加行呢?”他会回答说,“不修五加行,大圆满的正行就修不起来”或是“不修五加行,我就不能听大圆满的法”,“所以,我要修五加行”。表面上看来,这样的回答是对的。但如果继续追问:“如果修不成大圆满或听不到大圆满法,又会怎样呢?” “如果是这样,就不容易解脱了。”“解脱了又怎么样呢?”“解脱以后,我就没有痛苦、没有烦恼了。”   如果是这样的发心,则在这种修法里面根本没有菩提心的成分。五加行里所讲的菩提心又在哪里呢?你修的所谓菩提心,只不过是一个十万遍的数量而已,自己心相续中的菩提心却没有真实生起。虽然修的是发菩提心的法,但实际上却是为了自己而修,根本不是真正的菩提心修法。这样一来,你所修的五加行就成了小乘的修法,因为你的菩提心已经完全丧失。

2017.11.23

平时我们从睡眠中醒过来的时候,都是迷迷糊糊、睡眼朦胧的,既没有观点,也没有发愿,匆匆忙忙洗漱完毕,就赶去上班了。但修行人却不应如此,而应首先意识到,从梦中苏醒过来,类似于从虚幻的境界中醒过来;从深度睡眠中突然醒过来,则如同从不知不觉的无明状态中醒过来,来到眼睛所见的新世界当中。这与证悟空性,抵达佛的清净刹土在某种程度上比较相似,所以我们要发愿:“祝愿一切众生能从无明黑暗中苏醒过来,最终成就佛的果位。”这样仅仅依靠发愿,就能积累很大的资粮。

2017.11.22

对不太了解佛法的人来说,怎么样走解脱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解脱在哪里?解脱的路线怎么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通过地球仪、地图来查找路线;但解脱的路怎么走,就似乎显得很麻烦。但是,依靠佛的教诲就不是很难。就像一条街上的所有人都在往前走,其中一个人一下子掉头往回走一样。在轮回的道路上,所有的众生都是往前走。往前走,走到哪里呢?走到地狱、旁生、饿鬼道等处,但修行人却往回走了,往回走,走到哪里呢?就是要回归自然。

2017.11.21

大乘菩萨真正的菩提心,是指毫无自私地奉献、毫无条件地付出。尤其在遇到困难艰辛之时,能保持这种精神是极难的。平时我们在顺意安适之时,于修法打坐之中,偶尔生起“我为度化一切众生而发誓成佛,为了获得佛的果位,所以打坐、修行”的念头也许不是很难,但这种菩提心是不稳定的。只有反反复复地修炼,才会生起真实、稳固的菩提心。

2017.11.20

虽然我们今生没有杀生、偷盗造恶业,都是居士或出家人,经常念佛、修法、放生,但我们所做的毕竟是凡夫的有漏善业,如果又没有回向,一旦生起一个强烈的嗔恨心,当下便可摧毁长时所积的善业。因为凡夫的这些善根都是靠不住的,现在做得好,以后做得好不好,谁也没把握。如果我们有能力,就可以看到过去世所做的不善业因全部储存在阿赖耶识里,若不忏悔,其果报一定会显现,那时就与持断见的外道所见一样:虽然今生行善,死后却会堕落。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忏悔。没有一个罪业是不能忏悔的,都能够忏悔清净。

2017.11.19

证悟和见解有什么差别呢?佛教认为,坐禅时候体会到的感觉,一般不叫见解,而叫做证悟或者智慧——无我的智慧、空性的智慧;从禅定中出来以后,平时在日常生活当中也有这个观念或认识——毫无疑问,一定是空性,一定是无常,这一般不叫智慧,以智慧和见解来区分的话,就叫做见解。

2017.11.18

吃一顿饭究竟是善,是恶,还是不善不恶的无记法呢?如果在不伤害众生生命的前提下,吃饭本身是无记法。但是在《俱舍论》里面讲得很清楚:如果一个人吃完这顿饭,将肚子填饱了以后是为了去杀生、去参战、去行骗等等,以这样的目的而吃饭,那吃这顿饭就是造作恶业;如果一个人吃饭的目的,是为了吃饱以后去听法、去放生、去行善,那这个吃饭就是行善;如果他能以菩提心摄持,那么吃这顿饭就成了大乘的修法;如果他吃饭的时候没有什么特殊的目的,没有去想吃完饭以后去杀生、去放生等等,那这样的吃饭就是不善不恶,所以叫做无记。

2017.11.17

据一些调查数据显示,在其他生活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有信仰和没有信仰的人幸福感是不一样的,有信仰的人的幸福感会远远超出没有信仰的人的幸福感。这是为什么呢?一方面,是因为有信仰的人可以在混乱的社会当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身份,在精神上有一个依处,明确了生存的目标;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有信仰的人会适当地控制自己的物欲,多多少少地知道物质不可能给人类带来最终的幸福,他们的欲望相对来说不是那么强烈,因而相对比较幸福。

2017.11.16

从现在起,为了获得解脱,我们必须放弃那些世俗的金钱、名利。当然不是全部放弃。释迦牟尼佛在显现上也天天托钵化缘,天天要吃饭;当然,佛吃不吃饭肯定是无所谓的,但在众生的眼里,佛也会如此示现,凡夫就更做不到彻底放弃世俗生活。但除了生活以外,我们还要有一个坚定不移的决心——走解脱道。在此基础上,哪怕念一句咒,就已经开始回头了,走一步是解脱道,走两步也是解脱道,走得越多,离解脱越近。依照我们以前的方式生活,不回头一直往前走,就会离解脱越来越远。

2017.11.15

其实,在发菩提心以后,作为大乘菩萨,除了那些眼下虽有利益却后患不绝的事不能做以外,凡是利益众生的事,无论大小巨细,无论采用何种手段,都是可以接受的。这是佛陀的劝告,也是大乘戒律不同于小乘戒律之处。在小乘戒律里,能做的事与不能做的事划分得十分细微,永无开许之时。但对大乘菩萨而言,只要没有自私心,在能够利益众生且不会产生不良后果的前提下,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去做。大乘菩萨戒正是以此深远的眼光、广阔的胸怀来制定的。

2017.11.14

如何将无记的走路转化为菩萨道呢?印度的恒河很长也很辽阔,其中有数不清的沙子,所以释迦牟尼佛经常用恒河沙数来比喻很大的数量。首先观想一尘中有恒河沙数的佛刹,走路的时候,观想自己在转绕成千上万恒河沙数的佛刹,这样就能将走路的行为转化为道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