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上师教言
2019.12.19

释迦牟尼佛从来就教导弟子们,不要去争取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所获得的胜利,而只需要追求挑战自己、斩灭自己所取得的永恒之胜利。其中的自己,也就是指我执。作为一名真正的佛教徒,就要与自己的烦恼作斗争,与自己的我执作斗争。

2019.12.18

以这本书为例。为什么这本书会有这个厚度呢?因为它是由很多张纸叠加在一起的。同样,即使我们的眼睛看来已经是很薄很薄的花瓣或纸张,它们的厚度也是由无数个微尘、微子或者夸克组成的。这些微粒前前后后排列在一起,才组成了一定的厚度。当针尖穿过薄薄的一张纸时,用我们的肉眼,就更不能看出针尖是依照先后次序穿过这些微粒的。由此也可以知道,我们的肉眼根本看不出物质的真相。

2019.12.17

佛教徒不必过艰难的生活,外表上很时尚、很前卫也未尝不可;如果没有菩提心,外表再寒酸、再朴素,都不能解决问题。乞丐就穿得破破烂烂,有些外道甚至连衣服都不穿,但他们却没有成佛,也没有菩提心。同时,佛教徒也不要追求奢侈的生活。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水平越高,付出的时间、精力就会越多,压力也会越大,因为钱财不可能从天而降,这样一来,修行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了。所以,对修行人来说,太奢侈也是一种障碍。 但有些极少数的人因为前世的福报,今生不必付出太多,就自然而然拥有优裕丰富的物质生活。这种人就不必去过艰苦的日子。 同时,对大多数人来说,为了下一世过上中等的生活,今生适当地做一些布施也是有必要的。

2019.12.16

如意宝是什么样的东西呢?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都没有听说过哪个国家,或哪个考古学家发现了如意宝,就像现在世界上每天都有很多生命,很多动物、植物在绝种一样,如意宝也像恐龙一样不复存在了。但是,历史上曾经有过如意宝。 在佛没有出世的时候,众生没有听闻佛法的大福报,但他们有比听闻佛法的福报小一点儿的福报,就是拥有如意宝。如意宝是一种宝石,如果供奉、祈祷它,就会心想事成。无论是长寿、健康、发财等等,任何一种需求,如意宝都能满足。

2019.12.15

造罪时间越久,就越不容易忏悔清净。特别是密乘戒,在超过三年以后,就很不容易再恢复了。这就像治疗疾病,在病痛刚刚发作的时候就很容易救治,如果一再拖延,等到病入膏肓的时候,纵使扁鹊复生、华佗再世,并使出浑身解数,也终究无力回天一样。如果这些罪孽没有得到及时的忏悔,当它增长到能力足够的时候,再想去忏悔就已经为时晚矣。所以说,忏悔是越快越好。这绝非区区小事,而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说法,是具有出世间无上智慧的佛陀,在密宗续部中所讲的了义之理。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希望大家以后能时刻观察审视自己的行为,将一切罪业扼杀于萌芽之间,千万不要因讳疾忌医而酿成大错。

2019.12.14

人出生后,从嗷嗷待哺的婴儿长成天真可爱的小孩,又发育成朝气蓬勃的青年,再经由中年步入老年,最后是死亡,这期间发生了极其巨大的变化。可是,通常我们只会简单地认为从出生到死亡,“我”始终是同一个人。实际上,不要说一生当中,就是一分钟里第一秒钟的“我”与第六十秒的“我”也有很多不同。我们总觉得现在的“我”就是出生时的那个人,老年时的“我”还是那个人,然而此时的你与未来年老体衰的你完全是两回事。之所以现在我们没有这样的概念,正是因为有无明。

2019.12.13

三法印不但是释迦牟尼佛的观点,也是十方三世诸佛共同的观点。任何一位佛陀出世转法轮,都会讲到三法印。也可以说,十方三世诸佛所讲的法,都离不开三法印;无论诸佛前前后后从任何一个侧面所宣讲的一切法,其根本的精华,就是三法印。甚至包括密宗,虽然在密宗的不共见解中,会讲到空性和光明,但同时密宗肯定也会讲到无常、痛苦等等。

2019.12.12

若没有粗大的贪嗔痴、杀盗淫妄等助缘,仅有我执是无法令人流转轮回的。譬如,某人是最关键的技术人员,但是他若缺少了必要的助手,还是做不成大事。同样,我执当然是流转轮回的主要因素,但是它还需要其他的“助手”才能起作用。当粗大的十不善控制下来后,仅有主因是无法让人继续轮回的。 在十不善业得到基本控制之后,最后留下的,是最关键的我执;只有通过证悟空性的智慧,才能消灭我执,这样就能彻底地断除所有轮回的因缘。

2019.12.11

有些内地的法师提倡所谓的一门深入,也就是说,如果修净土,则其他任何法门都既不能看、也不能修。这样做行吗?当然,如果能非常认真地修持净土法门,这样也是可以的,但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即千万不能认为,除了阿弥陀佛修法之外,其他所有的显、密法要都没有意思,而是应该在对所有佛法都具备信心的基础上,自己选择专修往生极乐的法门,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2019.12.10

从物质生活的角度来说,我们这个时代应该是人类有史以来物质生活最丰富的一个时代。我们拥有飞机、无线电、电脑等先进设备与产品,但与古人相比,我们却失去了天下最珍贵的自由。我们一定要思考这个问题,并适当地做出取舍,尽量多给自己一些自由。

2019.12.09

关于回向,以前讲过很多次了,现在就只略讲一下。譬如,开车时要右转还是左转,全凭方向盘而定。一个人手中有一百块钱,要如何用就看他的动机是什么。同样,我们修行所有的善根要如何运用?是用于解脱轮回?还是用来获得世俗的圆满?关键都在回向。因为所有的善根都是自己造的功德,要长寿可以长寿,要解脱可以解脱,就看如何回向了。 要是广的回向不会的话,就学《三十五佛忏悔经》中那样:“三世十方诸佛菩萨如何回向他们的功德,我也如是回向。”这样就完整地包含了一切。不仅是过去和现在的功德可以回向,未来的功德也可以回向。将所有的善根功德汇集起来一起回向菩提:“愿我能以此善根,为度化众生而证悟菩提。”如果有人要替父母亲友加一些特别回向也是可以的,并不妨碍大局。但主要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能度化众生,而发愿早日证悟成佛。

2019.12.08

以前的修行人在证悟以后,不但是对自己的上师感恩,对众生感恩,而且对自己学佛、证悟的地方也感恩。 一百年前有个叫竹钦仁波切的修行人,他就是这样。他上师所在的地方叫“弟果”,他证悟的时候,在著作里写到:“顶礼弟果的山、弟果的水!顶礼弟果的狗!因为有了弟果这个地方,我的上师才会在这里传法;有上师传法,我才有修行的机会;因为我修行了,所以今天才能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