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在宏观世界当中,一个闹钟的分针、秒针的位置和速度都测得准,因此能表示一个精确的时点,可以给我们明确地指出二十四小时的任何一个时间,所以测得准是可以成立的。然而,在微观世界当中,这些都是测不准的。比如说,时钟秒针的顶端,是由很多粒子组成的,每个粒子的速度和位置又是测不准的。这样一来,我们又怎么能确定出一个准确的时点呢?在微观世界里面,时间是测不准的。
在关于临终窍诀的开示中曾讲过,当我们活着时,需要作一个选择:是期望往生莲花生大师的刹土,还是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以便在中阴身或是临终时,能够一心一意地再三祈祷,往生至自己选择的清净刹土。这种十分确定的渴望往生之心非常重要。
虽然自己不懂佛法,却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懂装懂地讲法,这非但不是法布施,对自他没有利益,反而有非常严重的过失;假如自己有能力讲法,却因为对法有吝啬心,不希望别人了解修法的窍诀而不愿意讲,也有很大的过失;或尽管没有如此罪恶的动机,却因为懒惰而随随便便不讲,错过了许多讲法机会,也有很大过失。
讲经说法对自己的禅定有一定的损失,也没有根机比较成熟的求法者,就不做法布施。譬如一个人正在闭关修行,出来讲法会对他的禅定有一定的损害和影响,佛也不赞成此时做法布施。修行者在闭关专修禅定的时候,不要说世间的事情,就算出世间方面的讲经、说法、磕头等任何其他事情,都会变成禅定的违缘,所以都不能做,而必须专心专意修持。
六道轮回中的所有众生叫做“有情”,有情世界也是无常的。以人为例,如果仅用肉眼观察,就很难看出人瞬间的生灭。我们经常觉得“我”存在,周遭的其他人也存在。凡夫的想法就是这么简单。但实际上这些是怎样存在的呢? 通过推理可以知道,人的肉体内外,包括心识,全都是一刹那一刹那地生灭。一刹那有多长?它不是一分钟、一秒钟,而是整个世界的时间概念中最小的单位。即使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人依然在生灭。从诞生到现在这一刹那之前的一系列刹那都已经过去了、不存在了。比如五岁时、十岁时、二十岁时的“我”的身体现在何处?即使时间可以倒流,也不可能再找到那时的“我”,因为它已经彻底消失了。而现在这一刹那之后,未来的那些刹那还没有产生。那么,所谓的我、所谓的物质是什么?仅仅是一刹那。当下的一刹那叫做世界、叫做我。实际上,一...
有些人会想,现在我自己都是一个凡夫,又怎么去度众生呢?虽然你现在是一个普通人,连外加行都没有来得及修,但是你可以发愿,我现在虽然没有能力,但是我要努力让自己具备这样的能力,等到有能力的时候,我一定要去度众生。这样的发心是必须要有的。如同一名学生在读书的时候,什么能力也没有,但是他依然可以有很多未来的计划,如毕业后要怎样去开展自己的事业等等。同样的,我们现在也需要有远大的志向。虽然我现在在修行上没有很大功德,但这些是我能够做到的,做到以后我一定要去度众生,一定要去帮助众生!这样的抱负一定要有!若没有这种发心,所修的菩提心就是无根无蒂、不具生命力的。
有些人仅仅为了世间的名誉、地位、金钱都那么用功,连自己的生命都肯舍弃,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他们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换来的是什么呢?仅是世间的一些所谓圆满,但世间所谓的圆满实际上是不圆满的。他们为了得到这么一点儿都那么努力,我们为了得到一种长远的、永久性的解脱,更值得努力,值得精进。必须要有这样的发心,才能够坚持走完这条路。这是很重要的。
因果关系是非常不可思议的,现在即使做一件小小的恶事,以后所受的果报也很严重;行善也是同样的,现在做一件小小的善事,将来也会有很大的善果。但是这些善业若与解脱无关,结果会怎样呢?我们在轮回中虽然可以因此而得到一些短暂的幸福快乐,但这些毕竟要过去,福报享完后,还是随业而转;若以前造了罪业仍要感受痛苦。这些乐果都是临时性的,所以也不能过于强调世间善法。当然不能造罪,不但不造罪,世间善事也要适当地做,并且不能执著。 可是,现在我们怎么去修无漏呢?因为是凡夫,没有办法行无漏法。如果有漏善业也不能做,那该怎么办呢?其实,在有漏善业里也有一些是解脱法。在出离心和世俗菩提心的前提下做出来的虽是有漏法,却可以让人得解脱,所以也是解脱法。
我今天给你们讲了三个要点:第一点,是为了自他一切众生而往生极乐世界,哪怕念一句玛尼,也要为此回向。往生还要具备发菩提心等其他因素,但这些要素在这个发愿回向当中已经包含了。第二点,是尽量受持自己所能守护的戒律,如果不能做到太多,也要受持不杀生这一条戒。第三点,是随时随地地发善心。善心既可以解释为信心和慈悲心,也可以解释为世人所说的好心。即使在平时,你们也要努力地行善。
修五加行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证悟空性的智慧。为什么一定要获得这种智慧呢?从小乘的观点来看,为了了脱自己的生死,需要有这样的智慧;从大乘佛教的境界而言,不是为了解决个人的生老病死,而是为了解脱天下所有众生的生老病死,所以我们要获得这样的智慧,这是大乘菩萨的发心。 修习从外加行人身难得开始的这一系列加行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这样的智慧。修行的标准,不是以数量来衡量,而是要在质量上达到一定的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具足证悟空性的智慧,才能轻松地断除我执。
如果是无限的东西,则无论怎么分,也无法确定它的增减;但世上所有的东西,包括一张纸的厚度等等,都是有限的,既然是有限的,那么就必然会越分越小,最后只会分到空性。 举一反三,快乐的感受与痛苦的感受等等,也可以依照上述次第进行分解,直至最后消失于虚空当中。
古人云:交友须胜己。平时在世间接触人也要注意筛选,尽量选择能让自己长进的朋友。 据说,有几位根本不学佛的外国科学家,曾与藏传佛教的上师一起,做过一项生命科学方面的探测研究。在一起工作中,上师经常与他们探讨慈悲心、菩提心等话题。工作结束后,科学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过了很长时间,其中的一位科学家写了一封信给上师,信中说道:与你们在一起的时候,根本无法理解菩提心、大悲心的含义,但回来以后,关于慈悲心的话语却一直回响在我的耳边,不知不觉之间,我的心里也生起了慈悲心。 的确如此,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菩提心的人,其说话的感染力是强大的,其言传身教的魅力也是无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