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要从长计议。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分配时间,一部分用来闻思修行,一部分用来工作、生活、学习和娱乐,让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丰收。虽然精神生活包括宗教、艺术等,但佛教徒的精神生活当中的大部分,应该是闻思修行。
佛经浩如烟海,而我们的寿命和精力却十分有限,想在短暂的一生中学完所有八万四千种法门,是不太可能的。我们只能学会取舍和挑选,先学会与我们的修行有直接关系的法门。
当证悟境界达到菩萨一地以后,不但永远不会退转,而且也不会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而散乱、懒惰、懈怠。在此之前,我们的证悟很有可能消失,尤其是刚刚证悟的时候,如果不坚持,就会前功尽弃。
虽然如今烧香、拜佛、学佛的佛教徒很多,但真正能走上解脱道的人却很少,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没有人引导。自己去看佛教书籍,不一定能明白其中的深奥道理。
我们不要一直都停留在烧香、拜佛的阶段,必须通过实修来超越平凡。佛教有这么多的智慧可以学习、应用。即使根本不信佛,也可以把佛教当做一个超级的心理学、幸福学或人生哲学来学。任何人都可以在佛教里面,找到关于人生、生命、世界的很多深层次的答案。
佛的法身,是真正的佛。如《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具有身体、形状、颜色和面孔的佛的报身,只是法身的投影,化身又是报身的投影,实际上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佛。但因为每个众生心中有法身存在,所以一地以上的菩萨能看得到报身,普通众生能看到化身。
正念,是不忘自己承诺过的所取所舍;正知,是清楚地知道所取所舍的事情;不放逸,是身口意的所有言行举止都小心谨慎。 佛教徒群体,应该是一个有正知正念、有智慧、有取舍的群体,不应该是搞个人崇拜的、迷信的、人云亦云的群体。正知正念,来自于闻思。如果什么都不学,就不可能有正知正念。 除了具足正知正念以外,平时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太随便、太放逸,要谨慎、小心一点。无论修行、做事、受戒,都要三思而后行。 正知、正念、不放逸,是佛经中经常提到的佛教徒的三个行为准则。
如果有朝一日我们能站在轮回边缘来回顾现在的一切,就会真相大白——原来自己所经历的种种坎坷、百般艰辛,以及爱恨情仇、酸甜苦辣,都只是一场梦境而已。
有了无明,就产生了人我执;因为有了人我执,就希望自己能够快乐;为了得到快乐,就需要很多能够产生快乐的事物;在去争取这些事物的过程中,就会伤害到其他的人,所以会造业,可能造善业,也可能造恶业。
宗喀巴大师在此告诉我们:“修后于诸轮回福,刹那不生羡慕心”。 在修好四个外加行以后,即使在刹那之间,也不会对世间凡夫最想望、最欣羡的名利、享乐等各种轮回福德生起羡慕之心,因为我们已经知道这些只是生存的方法而已。
现实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各种现象,大至宇宙万物,小至生命个体,都属于世俗谛。世俗谛的道理,也即一切事物的客观自然规律。 虽然从胜义谛的角度而言,世俗规律都不存在,但从世俗谛角度去观察,世俗万法仍然有自己的道理,譬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等。
总而言之,最有意义的人生,就是修持菩提心,不仅自己要超越轮回,获证佛果,更要帮助其他的众生成佛。这种人虽然没有考虑自己,没有以自我为中心,但在帮助其他众生摆脱轮回痛苦的同时,他们自己的痛苦也自行消散了。不但自己没有生老病死,而且还可以度化数不胜数的众生;不但在这一生,而是在今后整个的生命轮回当中,生生世世、永无止境地度化众生、利益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