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分三种:闻所得智慧、思所得智慧与修所得智慧。听课所获得的智慧,叫作闻所得智慧;通过思考获得的智慧,叫作思所得智慧;依靠修行所得的智慧,叫作修所得智慧。三种智慧中,修所得智慧最殊胜。
佛陀告诉我们,眼光不要狭窄,要有长远的规划、开阔的心胸、高尚的目标,学会高瞻远瞩,这样才会增长智慧,发现前所未知的领域,从而知道前方的路该如何走。
无色界生命的身体,是一种非常细微的物质,就像暗物质一样,肉眼根本觉察不到。他们的身体不占空间,也不能沟通。一投生就立即进入禅定状态,不需要吃喝,没有其他生活,心一直很平稳,感觉不到痛苦,也感觉不到幸福,更不能做任何事情,就像人进入深度睡眠一样,直到死亡为止,寿命却比欲界天人还长,因此菩萨都不愿意投生到这个世界中。因为无法沟通,不能度化众生,所以无色界也是一个没有意义的地方。
对证悟的人来说,有念无念都无所谓。对没有证悟的人来说,念头是禅定的障碍。打坐的时候不能有念头,因为念头会打破内心的平静状态,会让自己走神,也即掉举。 证悟以后,无论有没有念头,都同样可以进入空性的境界,所以不需要着重强调无念的禅定。但如果没有证悟,仅仅因为理论上对空性稍微有一点概念,就妄说自己已经证悟,不需要闻思修行了,有念无念都无所谓,就陷入了误区。
无分别念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证悟空性的境界,因为没有分别念,所以叫作无念。另外一种,是没有证悟的世俗禅定,即四禅八定,安住在比较平静的没有什么念头的状态,也叫作无念。
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人让我们失望,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放下自我、自私,还会把自己的感受看得非常重,不会把帮助别人作为头等大事,会对别人有要求。当对方的言行不符合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当对方辜负了自己的栽培和帮助时,就会不满、抱怨。所以,先修空性与慈悲心,当慈悲心与空性智慧发展到一定程度,能放下自我,无条件地利益众生时,就能轻松自如甚至如如不动地应对众生的侮辱、欺负或刁难,那就是利益众生的时机已经成熟。
就像没过河时,必须依靠船只桥梁,过河以后,就可以弃船而行一样,没有证悟的时候,需要广泛闻思,需要反反复复地修十万遍金刚萨埵忏悔罪业,修七支供、曼荼罗积累资粮。我们多数人是下等根机,不像六祖惠能大师那样根机已经非常成熟,一下子就能证悟。我们需要依靠四加行、五加行等各种力量逐步把我们推到证悟边缘,逐渐靠近心的本性。最后经上师稍加提点,就能立即证悟。没有证悟时,闻思、忏悔、积资都很重要,证悟以后,一切都可以适当减少。
因为没有证悟,所以有各种各样的罪业影响、障碍我们,无论闻思修行,还是做任何事情,都举步维艰、进展缓慢。但如果有一天证悟了,则所有事情都会水到渠成。所以,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去证悟。
人生短暂,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追求形式上的东西。我们必须找到佛教的核心价值与核心思想。所以首先要闻思,闻思的目的,是证悟。
当我们回头去看到底什么是心的时候,如果前行等基础修法修得非常扎实,就会恍然发现,在我们非常浮躁的内心最深处,隐藏着一个永远没有任何时空概念的全新世界。用语言来讲,只能叫作世界,但它不是常人思维所能理解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都消失了。消失以后,可以亲身感受到自我的不存在,体会到《金刚经》里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在世俗中,这叫作初步的证悟。之后,我们才能真正放下大部分的自我。
我们对生命、对无常的认知非常欠缺,大多是理论上的一点知识,还没有落实到体悟中。我们首先要把书上的所有东西转化为内心的体悟,接下来是将所有的体悟变成行动。
对生死有了恐惧,我们才会有出离心,继而产生菩提心。因为这么多的生命都别无选择,都一样地贪生怕死。即使暂时没有意识到死亡的可怕,终究要面对,在真正面对的时候,都一样手足无措。懂得换位思考,就能生起菩提心——不但要解决自己的生死问题,而且要解决所有生命的生死问题。这一切,都源于前期对生死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