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上师教言
2024.07.30

我们佛教徒要懂得自己的真实需求,带头过简单、低碳、环保的生活。这样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与能源,而且能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学习佛法、打坐、当义工、做慈善等。 

2024.07.29

通过长期闻思修行的训练,我们的能力不会永远都停留在现在的层面,而会日益增长,尤其是在证得菩萨一地以后。一地到十地的阶段,更是轻而易举且突飞猛进。最艰难的,就是凡夫初发菩提心的资粮道到菩萨一地之间。

2024.07.28

很多遗憾,其实可以归纳为三种:一、本来今生完全有机会走解脱道,但没有走;二、本来今生完全有机会发菩提心,但没有发;三、本来可以证悟心的本性光明,但没有证悟。

2024.07.27

为什么会感知到不完美?因为我们的感官不清净。 为什么我们的感官不清净?因为我们没有证悟,有业障,所以感官不清净,看到的东西也不清净。当经过长时间地修练,而使感官提升,从不清净转化为清净的时候,感官所感知到的,就是清净的世界了。那是什么层次的境界呢?从显宗的角度来讲,就是八地菩萨以上的境界。在八地菩萨的眼耳鼻舌身里,没有不清净的世界,一切都是纯净无染的。佛的境界,就可想而知了。

2024.07.26

虽然心的本性是法身,但以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感知到的众生形象并不是佛,世界也不是清净的刹土,而是充满了贪嗔痴、不公平、战争、饥饿、自然灾害等各种各样的不完美。唯有以证悟的智慧,即以慧眼或者法眼来观照时,才能感知到我们不是众生,而是佛。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也不是娑婆世界,而是像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光世界一样清净的刹土。

2024.07.25

我们千万不要认为,生而为人是一个偶然。其实,获得暇满人身,需要无比殊胜的福报因缘。

2024.07.24

“闲暇”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今天没有投生为人类,那我们就根本没有学佛、修行、自利利他、追求更高目标的机会。无论我们今天生活节奏多快,生活压力多大,但还是有不少人每周有两天不需要工作,除了一些必要的应酬以外,仍然可以安排一些时间去闻思修行,所以叫作“闲暇”。

2024.07.23

在懂得什么是真正值得遗憾的事情以后,我们就不要再错过机会,不要在走到人生最后一步的时候,回顾自己的一生,禁不住悔恨交加,但那时已经无法弥补,最终只能抱憾而去。趁着现在还有机会,我们要尽量让自己做到死而无憾。

2024.07.22

关于有漏与无漏,在佛教里有很多定义。 比如,如果装液体的容器底部是破的,水就会从下面漏出来,这叫作有漏。凡是有执著的善根,都能让我们的心漏到轮回中而无法解脱,故而属于有漏的善根。在没有证悟空性的前提下所做的一切善事,都有执著,跟空性没有关系,所以叫作有漏法。反之,如果证悟了空性,就不会有执著,空性的智慧会让我们得到解脱,不会让我们漏到轮回中,所以叫作无漏法。

2024.07.21

前行,是我们进入因乘、果乘,乃至佛果的动力。就像宇宙飞船或人造卫星需要火箭将其推送到没有地心引力的宇宙空间之后,才能进入自己的轨道一样,没有证悟,没有达到大圆满和大手印等最高境界时,需要出离心与菩提心的动力。

2024.07.20

在世俗谛中,奉劝大家行善断恶的法门,都属于因乘。出离心、菩提心等法门涉及因果取舍,却没有触及到密法的修法,故而属于因乘。 “果”,即佛的境界,已经超越了善与不善,不属于世俗善恶的范围,没有善恶之分。为了方便表述,佛性如来藏也叫作善。密法的大手印、大圆满等修法,是超越所有世俗因果的深奥空性修法,因为离果已经很近,所以叫作果乘。

2024.07.19

在不懂行善的芸芸众生中,懂得行善的人是最殊胜的。 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懂行善的人会做出很多伤天害理、危害其他生命的事情。稍微懂得一点行善的人,就会有所自律,所以,行善之人是最超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