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短暂得像梦一般的人生中,我们不必把生存方式搞得过于复杂。对任何事情,都不必太执著。有一个比较健康的身心,有一点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才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学会简单生活,懂得少欲知足,利用这些资源好好修行,才是当务之急。
就像彩虹,聚集一定的湿度、空气、光线与视觉时,就会出现。缺少其中一个条件,都无从生起。我们应该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在任何境遇中都学会满足,遇到什么就接受什么。
所有我们认为真实无比的外在和内在现象,大到宇宙、太阳系,小到地球或我们的生存环境,包括我们的生命,都犹如一场梦。突然间来,又突然间走。因缘和合时会显现,因缘解散时会消失。
人生苦短,譬如朝露。我们没有太多时间,不能荒废于不着边际的表面形式。依止上师后,必须听闻并修持耳传窍诀。修行人最关键的,是学修佛教的内在和骨髓。
佛教见解的基础,就是深信因果轮回。世界上没有一个宗教能像佛教那样将因果和轮回阐述得如此完整,所以说因果和轮回是佛教独特的见解,也是佛教徒最基础的两个见解。
大乘经典中讲过,标准的报身,只有一地以上的菩萨才看得见,哪怕是小乘的声闻、缘觉阿罗汉,都没有办法看见。报身佛不是用语言来传法,当一地以上的菩萨在看到报身佛的时候,就像照镜子一样可以从中悟道。
获得暇满人身,不闻思修行,就像去往宝岛却空手而归,实在没有意义。
我们在依止上师时必须注意:解脱不需要依止名声远扬的上师,不需要依止像学者一样精通太多佛法的大德,更不需要依止有钱有势的人物,因为这些都与修行和解脱没有关系。我们要找的,就是严格、尽力按照佛陀要求,如理如法、踏踏实实修行的上师。跟随这样的上师去修行,就一定会有成就。
莲花生大师说得非常清楚:“是故见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较粉细。”意思是说,虽然在证悟的见解中根本不存在善恶执著,像虚空一样高妙,但是在行为上、因果取舍上必须谨小慎微,必须按照世俗谛的游戏规则来行持。
人们始终把虚幻世界当作是真实存在的,认为可以一直在虚幻世界中生存,并认为这是真理,但实际上却是错谬的,与真理相差十万八千里。很多人不相信因果轮回的唯一理由,是“没有看到”。时至今日,大家都非常清楚:眼睛看到的很多东西并不真实,眼睛没看到的很多事物也确凿无疑是存在的。
我们的理性思维,是依赖于感官获得的信息。而我们的感官,又非常有局限,由此而得出的结论,也必定会受限。我们不能错误地把感官的结论当成真理。
人们一直认为,从诞生到毁灭之间,桌子、房子等物体是静止、永恒、常住不灭的。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就说一切是无常,但只有佛教徒相信细微的无常。直到二十世纪,科学家发现了原子,人们才知道世上没有静止的东西,一切都是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