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上师教言
2022.08.09

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因有缘,无因无缘的巧合是最束手无策的解释。说不通的时候只能说,这是巧合,这是偶然的现象,没有什么关联。但这些并非巧合,都有一些因缘,只是我们没有看到而已。

2022.08.08

我们都是凡夫,死了以后一定要投生,非投生不可,连佛都挡不了。如果佛能够阻挡,今天我们肯定不会在轮回里,佛已经把我们全部度完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作为凡夫,谁都不能选择一定要投到哪里——一定要做人,一定要做天人等等。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反反复复、不由自主地投生呢?这肯定不是我们的本愿。如果出于自愿的话,那绝对没有一个众生愿意投生为畜生,更没有愿意投生到饿鬼、地狱道的,但地狱里面却充满了无以计数的众生。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对轮回有贪心,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2022.08.07

《修心八颂》虽然字面上不是那么广,只有八个偈子,却是非常重要的修法,在藏传佛教当中也享有很高的地位。它由非常有名的成就者朗日塘巴尊者根据自己的修法精华归纳而成,是一部具有窍诀性的论典,藏传佛教的每个修行人都很重视。

2022.08.06

每个月都有一些殊胜的日子,如初八、初十、十五、二十五、三十等等。而在一年中又有四个月有极其殊胜的节日:藏历正月上弦的初一至十五为神变节。藏历四月初七为释迦牟尼佛诞辰日,四月十五日为释迦牟尼佛的成道日与涅槃日。因此,该月就汇集了三个节日。藏历的六月初四为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日,六月十五日又为佛陀入胎日。因此,该月又汇集了两个节日。藏历的九月二十二日为释迦牟尼佛天降日。因为认定方式的不同,而使这些节日的具体时间会有少许差别,但其中最可靠的,就是以上结果。

2022.08.05

在平时没有遇到任何痛苦,一切都很好的时候,我们总是劝别人要修行、要如何如何……一直自认为自己是一个修行人,并觉得自己很不错等等。但自己究竟是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呢?这次就可以见分晓了。 如果我们在病痛的折磨下,也能真正用上前面的那些修法,那就可以自称为是修行人;否则,如果发现自己并没有承受病痛的能力,这次病痛就成了一种警告。它告诉我,现在你连面对一个这么小的痛苦都没有办法,可见你的修行程度还不够深;你以后不能老是原地踏步,一定要继续往前努力,一定要修行,一定要进步。

2022.08.04

佛演一乘法,随机悟浅深, 莲花无垢染,玉本绝瑕侵。 虽然佛在说法的时候,只演说了一乘法门,但不同的众生会随着自己的根机而有深浅不同的领悟。小乘根机的人会理解为小乘的法,大乘根机的人又会理解为大乘的法。就像莲花虽然长在淤泥里面,但它永远都不会染上泥垢。玉的本体也是清净剔透,无有瑕疵的侵染一样。 虽然佛经里说,佛转三次法轮,有着先后时间上的次第,但实际上不是这样,小乘论师认为佛只转了一次法轮,是因为他们只听到过小乘的法,而听不到别的法门,他们的根机只能如此,这就是佛语的一种很特殊的功德。 佛经当中曾讲过一个公案:有个人生病了,释迦牟尼佛也在场。这样在医院里面,就有医生、照顾病人的人、病人以及佛陀一共四个人。佛当时念了一个偈颂,在场的三个听众听到的,都是适合自己的...

2022.08.03

提起藏传佛教,首先要介绍的就是宁玛派。宁玛派是佛教刚刚进入西藏直到赞普朗达玛灭佛为止,在很长时期内,于西藏形成的唯一教派,它是整个藏传佛教的基础。 宁玛派的教义包含九乘:声闻、缘觉、菩萨乘以及所有的显宗。其中的声闻、缘觉乘,囊括了所有的小乘,菩萨乘则包括了所有的大乘佛法。密宗又分外密和内密。外密包括事部、行部、瑜伽部,内密包括玛哈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宁玛派的九乘既包含了所有的解脱道,也包含了所有的人天道。

2022.08.02

一旦无有轮番时,现见无欺之缘起, 断除一切执著相,尔时见解即圆满。 什么时候能够证悟佛的境界呢?一旦不再有轮番交替、互不圆融的见解,不会再简单地认为——我们去看的时候,因果就是存在的,当佛去看的时候,因果就成为了空性,现在因果开始起作用,就不可能再是空性,现在因果开始退场,就到了空性登场的时候了;而是在因果无妄的同时就是空性。

2022.08.01

何时分别各执著,无欺缘起之显现, 远离所许之空性,尔时未证佛密意。 无论在任何时候,如果把无欺的因果缘起规律与远离一切承许的空性割裂开来,将其分别执著为相互矛盾的两种法,此时就没有证悟佛的密意。

2022.07.31

我们还没有实修的时候,虽然知道佛的智慧和慈悲是什么、学佛是什么、佛教是什么,这些道理都明白,但是自己没有这些东西。我们虽然学了很多知识,可真正面对现实的时候,生活和工作中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却还是没有办法解决。因为书本上的知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很多人也说,道理明白,但是做不到。我们自己也是,我们清楚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但是扪心自问,知道应该做的我们去做了吗?没有。知道不应该做的,我是不是不会去做呢?也不一定。这是什么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消化从佛经里所学到的知识。

2022.07.30

佛教主要的核心内容是慈悲和智慧。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从书本上学习,但是通过书本学到的知识,在还没有被消化之前,永远都是属于写书的作者,而不属于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在佛经当中可以学到佛陀的智慧和慈悲,以及各种各样的佛教观点,但这些都不属于我们,我们只是了解而已。 佛教里面有一个比喻,有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家里有一个佣人。佣人知道这个家庭有多少头牛,有多少亩地,有多少家产,他都清清楚楚。但这里面没有一个属于他,都是属于这个家庭的。

2022.07.29

既然如来藏是永恒、常住、不生不灭的无为法,它就不会做任何事,不会对任何其它物质产生任何作用。同时,其它任何有为法或任何事物,也不会对它起任何好与坏的影响。那么,从一地到十地之间的证悟空性与断除障碍,又是由谁去完成的呢? 从一地到十地之间的证悟与断除烦恼,由四谛当中的“道谛”来完成。“道谛”是无常的有为法,随增佛性就属于道谛。因为它是无常的有为法,所以它可以完成这些事。“道谛”首先断除烦恼,然后逐步减少自己的无常。成佛的时候,烦恼等不清净的无常有为法与清净的现象全部消失,只剩下永恒的如来藏,这也叫做佛的法身和报身。其中最主要的是法身,也即自然住佛性或如来藏。